盗版岩与酒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12|回复: 0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副题:毕竟是婊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ink Simulation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副题:毕竟是婊子】
作者:金烬不翦夜阑珊 发表日期:2004-05-10 13:14:11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副题:毕竟是婊子】             
  
      七律·感明清鼎革事。
  
  重重恩怨属黄粱,也把温柔作战场。夜猎名王灯万帐,痛观京口涕千行。
  美人纨扇花飘血,才子青春壮悔堂。明月清风何限恨,纷纷纸上叹兴亡!
  
                       题记——————2004、5月8日。
  
  《桃花扇》、想来朋友们对这部戏剧不会感到陌生,明末清初的戏曲大家孔尚任亲历明清鼎革巨变,大野风云、海内鼎沸,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胸中有不吐不快者,是以他倾尽心血最终完成了这一瑰丽篇章。人间沧桑,历史无情,悉入笔端。
  此剧哀感顽艳,流传久远。剧情以明末河南商丘大才子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层层展开,饱蘸血泪描写了从1643年崇祯帝吊死媒山到1645年南明弘光小朝廷覆灭这一风云诡异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军事斗争。
  
  《桃花扇》于当时来说可谓“时事剧”,作者的寓意很明显、无非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者在桃花扇小引中也坦言说:“桃花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败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末世中总有一些可供我们这些后人唏嘘叹惋的“亮点”、这一不二铁律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历史证明,战神的翅翼掠过深泽茂野,在纲常委顿、庙堂残破的大背景的衬托下,各式各样的“人”却越发显得鲜活了。而这也恰恰是末世之常常能引人入胜之处。
  
  甲申之变中,崇祯皇帝并没有象历史上以往的汉政权那样“衣冠南渡”,而是毅然决然的殉了社稷。崇祯殉国的确切噩耗传至江南,已经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留京(南京)的明朝官员闻此噩耗,一片慌乱,于当年五月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了弘光政权。
  
  然而、南明小朝廷于风雨飘摇之中亦不忘纸醉金迷,面对江北大片土地的相继沦丧,却不思进取、更谈不上勤厉奋发,有所作为。放眼望去满朝冠盖尽是党争迭起,内讧不断,根本无力也无心抗清。举国上下、文恬武嘻,一片乌烟瘴气。当此国变之际,士大夫气节高迈者鲜矣!种种鲜活的“嘴脸”越发让人触目惊心。
  
  “万重恩怨属名流。”—— 一点不假、知识分子就这点操行。平素俨然道貌、大言炎炎,彼此结党、同类者相互阿谀,竞相标榜;异己者党同伐异、暗箭明枪。及至天崩地坼的巨变来临时鲜有不变节屈膝者。衮衮诸公,顿时如鸟兽散,还不如一秦淮歌妓的名节来的让人刮目相看。谁说婊子不可以树碑立传?一奇女子以自己的点点殷殷血色化为桃花、竟让举国之士大夫蒙羞;竟让上至皇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汗颜。
  
  南明佞臣马士英、魏阉余孽阮大铖等沆瀣一气,朋比为奸,“进声色、罗货利,解党复仇。”他们一门心思所想的不是社稷江山,而是“一队妖娆,十车细软。”甚至竟喜极而叫嚣道:“幸遇国家内忧外患,正是我辈得意之秋!”
    
  方其清革明鼎之际、士林稍有气节者如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最终也难免晚节有亏。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号雪苑,商丘人。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祖侯执蒲官太常寺卿,其父侯恂曾先后任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二叔侯恪官国子监祭酒,可谓受明礼遇深厚。胡介祉在《侯朝宗公子传》中称他“生而颖异,读书尝兼数人”“为文若不经思,下笔千万言立就”。时人又把他和同里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共称为“雪苑六子”。
  
  考其平生行止,颇具传奇色彩,崇祯十二年五月,侯方域年方二十二岁,正值风华正茂,象普天之下的千千万万士子一样,书剑南来、去南京应试,此行他注定要经历他所经历、邂逅他必所邂逅。
  
  在秦淮河畔,媚香楼中,侯方域与秦淮名伎李香君相识、一见倾心。香君以身相许,其情眷眷,“设誓最苦”方域作诗赠李香君以示爱慕,香君也芳心暗属、情不能胜,自歌其诗以偿之。然而好景不长,侯方域因坚拒阮大铖的拉拢诱惑,使阮深为嫉恨,没过多久、阮小人得志,爬上了弘光朝的兵部尚书宝座,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的着手对旧敌展开疯狂报复。侯方域一时间性命岌岌可危,不得以逃出南京,投到到其父亲的门生史可法军前效力。当此时局危艰之际,个人的命运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渺小的就像沧海一粟。“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悍马弯刀的满洲铁骑如无情的巨浪,排山倒海而来。彻底击碎了他们的秦淮春梦。史可法殉难,南京失陷了。有情人难成眷属,侯、李二人终落得劳燕纷飞,各奔西东。等到时局稍为平静下来的时候,两人历经劫难再度相逢,已是沧海桑田,不堪回首了。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这时的李香君已身患痨病命若悬丝。她死前曾叮嘱侯方域说:“君勿事清虏,宜自惜名节。”侯朝宗涕如雨下,哽咽难言。“凄风冷雨葬倾城。”为什么太多的美丽爱情故事竟然都是这种结局?他安葬好香君后,卷起行囊,黯然北归。事易时移,侯方域后来曾于清初再度参加科考,是谓失节。尽管如此,侯方域也远胜过同时代的大多文人,顺治九年(1652年)夏,侯方域筑壮悔堂,并做文记之。“壮悔堂”这名字颇让人玩味。
    
  “壮悔”、时值盛年的他后悔什么呢?才子青春、照例应是大好怀抱,(这时的他才三十余岁)有什么可后悔的呢?后悔和李香君的痛失交臂?抑或是自谴入清以来竟然再度参加科考?抑或······· 太多的可能已非我等能详知的了。
    
  他盛年既抑郁愤懑而死,到是留下了几卷诗书和一个时代的个人悲剧供时人、后人指指戳戳,满足一下流俗、提供一点谈资。这到底又是谁的悲剧呢?
    
  侯方域生前曾寄书劝吴梅村为明守节,希望他“爱惜羽毛”,吴梅村虽也曾一度坚守气节,但是最终还是感于康熙帝的知遇而出仕清廷。是以他闻听侯方域病逝的消息后做诗悼之: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诗中愤愧之情,溢于颜表。或许我们不应当过分苛责吴梅村的,死者当然要比生者更容易坚守,毕竟、你不能强迫一个死人从棺材里爬起来幡然悔过向你效忠。而活人所受到的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却是显而易见无处不在的。
  
  我们回头再来看当时的另一文坛巨擎钱谦益的作为。北京失陷后,江南旧臣谋划着策立新君。马士英拥戴福王朱由崧,钱谦益则力荐潞王朱常范,最后福王登基问政。钱谦益害怕新主子给自己颜色瞧,就赶忙曲意逢迎权贵马士英,竟也获礼部尚书衔,虽是清职,毫无实权可言,却也保得自家安稳。
  
  可是不久危如累卵的南朝半壁也被清军攻破,普天之下、尽属大清。钱谦益再一次面临着命运的抉择,不改奉新朝便尽忠旧主,这使他大感踌躇,其软弱的一面暴露无遗,他的红颜知己柳如是感叹今日之域中,非复汉人之天下,便劝钱谦益赴死全节,以示忠贞之心、保全民族之尊。钱谦益逡巡良久,勉强同意了柳如是的建议,两人相约同投西湖自尽。是夜月冷西泠、湖上寒烟浩渺,甚为凄冷。钱谦益顿觉惶恐,不敢正视柳如是那坚毅的面庞、嗫嚅道:“湖水冷彻骨髓,几如寒冰,老夫素来体弱,不堪寒凉,不如择日再来。”
  
  底线就是这样、退却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果其不然,钱谦益不久便剃发易服,应召清廷、匍匐阙下作他的礼部侍郎去了。
  
  相形之下、同时代的文人们不抵侯生远矣,他们大都归附了新朝廷,有不少还荣华富贵、高车驷马、意气昂昂。虽然也有一些人为自己的行为抱惭终生、不住的为诗为文替自己辩白,但又能说明什么呢?———婊子立牌坊而已,此婊子不如彼婊子(李香君)!荒诞的戏剧、假面人生。————毕竟是婊子!
    
  更为值得深思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政府逐渐深入人心、获得了自己在政治、文化上的合法性,甚至还迎来了“康乾盛世”。又一拨新新文人鱼贯登场了,他们大都生在新中国(指清廷),长在龙旗下。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前辈们的行为又作何感想呢?他们沐浴着清朝的阳光吟咏这一段明清革鼎史又是何等光景呢?他们、哈!也真难为了他们······————时间使一切都显得那么滑稽。
    
  “明月清风何限恨,纷纷纸上叹兴亡!”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作为和德行。
    
  “历史、就是嘲弄。”这一切之一切,都如烟消散了,只有耳畔依稀回荡着李香君那幽怨的叹息,袅袅的、犹如域外之音:“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        2004、5月10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盗版岩与酒 ( 京ICP备05053585号 )

GMT+8, 2024-11-29 08:19 , Processed in 0.0445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