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bing is a curse or a gift? 为什么攀爬?你选择线路的标准是什么?因为线路很美,让你难以自拔,控制不住自己?今天让我们来谈谈白河的两条高颜值标杆线路董小姐(V11)和Steve and John(“死犟”5.13d)的故事,并很贴心地给跃跃欲试的岩友们提供了多个版本的视频攻略。最后谈谈野外线路中定级的原则和思考。
Steve and John(Griff戏称“死犟”)路线座落在北京密云区靠近怀柔边界公路边的一块独立大石头上,保护点在整块岩壁的中间,需要悬空保护。
图15(嘿爸拍摄): Steve and John与绝佳观景台
2001年英国攀岩者Steve McClure(目前仍然是英国最好的攀岩者,运动攀红点纪录5.15b)和John Dunne来到中国,Steve用车轴保护,顶绳完成了17米的Steve and John [1](Climbing Magazine专访Ola的文章中说是70英尺,相当于21米[2])。但遗憾的是,Steve尝试用传统器材保护时并未完成该路线 [2]。路线的起步是一个屋檐,翻出屋檐后就遇到了路线中最难的连续3步难点(估计V6的抱石动作),极小的手点侧拉然后上高脚到手点,跨度很大。脚点很薄很烂,对鞋子和脚法要求颇高。4年后,赵凯征得Steve好友Graham的同意后,在2005年5月3日打上了挂片,并在一个月后差点完成了路线,可惜在最后部分因为摸索动作耗时太长,功亏一篑 [1]。
图16(赵雷拍摄):赵凯在攀爬Steve and John
路线依旧,之后再无人尝试,交通是问题之一,路线的难度系数是让大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直到2012年,波兰岩友Ola Przybysz用顶绳自我保护,在死磕了两个季度后,最终于2012年6月,首攀了该路线,定级5.13d/14a [2](专访Ola的文章中Steve and John的定级是5.14a [2],不过微信交流时Ola说文章不是她写的且她并没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目前Ola运动攀红点记录是阳朔的辣米粉5.14c [2]。
图17(Griff拍摄) Ola在攀爬Steve and John
图18(Griff拍摄) Ola在攀爬Steve and John
图19(Eben Farnworth拍摄):Ola在攀爬阳朔的辣米粉5.14c
在Ola之后又有四人完成Steve and John:
北京岩友BT(杨京)于2012.6.23完成。Ola完成Steve and John后,Griff要补几个镜头, BT去给Ola保护, BT试了试觉得自己有戏,后来又死磕了一周,居然完成了。当时BT的鞋踩不住,借的Ola的鞋。天空保护BT攀爬。Griff,张睿视频全程记录,不过至今视频还未面世。
图20(Griff拍摄) BT在攀爬Steve and John
图21(Griff拍摄) BT在攀爬Steve and John
瑞典职业攀岩者Said Belhaj 于2012.9.8完成。Said是Steve McClure的朋友,2012年,在结束亚洲攀岩之旅前特意花一天时间来北京白河爬老朋友的线路Steve and John。另外Said今年刚刚完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条9a路线Action directe (5.14d) [4]。Said攀爬Steve and John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 ... title&debug=flv
谈谈线路的定级。通常开完线,首攀者首次完成路线后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线路的难度。这是个很主观的过程,根据与以前爬过的线路对比给出线路难度。如果首攀者综合能力均衡,完成过相当数量不同风格、不同岩质的线路,定出的难度级别会比较客观。但即使这样,由于每个人擅长的线路风格不同,对某条线路的难度感觉还是会有较大差别。因此,综合多个线路完成者的定级结果会更加客观。
赵凯2005年说过“定级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比如这条路线(Steve and John)我觉得没有月亮山的14号线难,但赵雷和丁丁觉得比它难,Steve当时定级为13d,有可能他并未找到最经济有效的动作。现在的爱好者都对级别比较敏感,毕竟攀爬级别的提高代表着付出的回报,但攀爬的过程才是最可贵的经历。对于定级我个人倾向于定级偏硬,这样可以更好地督促自己[1]。”综合三位北京岩友的意见,Steve and John的定级建议是5.13d。
而对于董小姐,王清华当时爬的时候觉得很难很难,有V11,国内也没那么高难度的线路。现在时间太久了,具体什么难度说不太清楚了(相对于现在的横切版本,王清华更加推荐直上版本,觉得路线更加完美)。美籍华人Luke的定级意见是V8,Luke抱石最好成绩是V11,完成过20条左右美国东南部V7-V9的抱石线路。更多中国岩友的意见是中国的抱石线路比较少,参与的人也没有运动攀那么多,没有足够数据作支撑,相对来讲线路定级还不是很好判断,线路需要更多人来尝试,毕竟攀爬的过程才是最可贵的经历。